江西日报整版报道“青峰飞峙” -亚博88体育1115
发表时间:2017-05-09 14:13来源:江西日报 4月7日,在赣州市举行的青峰药谷杭州招商推介会上,青峰医药集团与浙江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抗肿瘤药物纳米给药系统技术转让与合作开发。 “这意味着青峰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跨入了这一研发新领域。”青峰医药集团副总裁沈灵佳说,纳米给药系统能够实现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靶向传递,尽管该技术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未来必将在肿瘤药物治疗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青峰将持续投入资金和人才进行深入研发。 不断攀登新高峰,短短十余年,青峰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药厂,成长为年销售收入40余亿元的新型医药集团,从全国抗病毒和清热解毒领域药物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喜炎平注射剂一品独大到如今的多品并举,从中成药研制跨入化学药领域,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进发。 这家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企业裂变式发展的动能在哪里?是对创新近乎偏执的追求。沉得下心、守得住平淡,青峰以大山般的毅力,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把技术研发作为崛起的“核动力”,如今,研发实力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研发体系布局全球。 在江西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之时,青峰,这家以创新为价值驱动力的企业描绘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从山谷走向药谷 打造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走进青峰医药集团的“拳头产品”——喜炎平注射液的生产车间,看到一台台设备在高效运转,却看不到一名工人,原料提取、浓缩、磺化、配液、制剂……数十道复杂工序,全由操作间里两名技术人员操控自动化设备完成。 青峰医药集团副总裁杨小玲说,这条总投资1550万元的数字化生产线,今年入选了全省两化深度融合示范项目,数字化制造让青峰迈出了中成药生产过程控制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步伐,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 这个车间,只是青峰巨变的一个缩影。 青峰,是一家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企业。前身为成立于1976年的江西青峰制药厂,系原全南县八一垦殖场下属企业。2001年,改制后走出山谷,搬迁至赣州市章贡区沙河工业园,踏上了新的征途。 “几年前,青峰就是在赣州也是默默无闻,现在不一样了,不但在全省有知名度,在全国同行业也有一定地位。”青峰医药集团董事长唐春山说,“16年时间,我们员工数增长了10倍,产值增长了200多倍。未来5年,青峰要全力建设健康医药、化药、天然药物的健康产业基地,打造成我国最重要的处方药研发与生产供应基地之一。 ” 青峰的声名鹊起,让人刮目相看。这家企业有着大山般的沉稳,秉承低调潜行的商业逻辑,没有企划宣传部,媒体上鲜有大篇幅报道,即使勉为其难接受采访,也没有宏大的战略规划和冗长的背景介绍,只能试图用生僻的医药名词,演绎企业的发展之路。 但这无法掩盖青峰这匹全国医药行业“黑马”的光芒。改制之初,青峰的年销售额不足千万,而去年已经飙升至43亿元,上缴税收6.8亿元,跻身全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位居全省同行业前列,并以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成为行业创新先锋和榜样。其自主研发的喜炎平注射液单品种年销售收入达35亿元,名列全国抗病毒和清热解毒领域药物第一名,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 “青峰的裂变式成长,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对全省医药产业也形成了重要支撑。”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冯育林说,我省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基础扎实、资源禀赋独特、品牌优势明显,尤其是中医药更是我省的优势产业。但也存在产品结构单一、龙头企业的实力不够雄厚等问题,面临着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双重任务,迫切需要培育出更多像青峰这样的龙头企业,以产业集群发展为导向,加快构建完整产业链,提高医药产业整体水平。 事实上,青峰已经成为当地激活医药产业的一剂良药。 在章贡区,一个全新的产业集聚平台正在快速成长——青峰药谷,核心区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目标是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集药材种植加工、药品研发制造、医药健康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基地。 “我们打造药谷的底气,很大的原因是有青峰领航,可以达到‘龙头促集聚、集群兴产业’的目的。”章贡区经信委主任曾小英说,青峰药谷是以青峰药业为核心,吸引各类医药产业链项目集聚发展,将生物制药产业打造成为赣州市发展速度最快、创新能力最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力争2020年实现产值270亿元,使赣州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和创业福地。 在4月7日举行的青峰药谷杭州招商推介会上,唐春山对浙江医药企业“喊话”:青峰正在构建一个开放的产业落地转化体系平台,为青峰药谷提供配套、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包括研发平台未来都可以与其他企业共享,“独木不成林,一家企业不可能撑起一片天,只有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在赣州集聚,才能为青峰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筑牢大研发平台 去年研发投入4亿元,占销售收入10% 短短10余年时间,从一家濒临破产小药厂,发展成为一家大型医药集团,是什么支撑青峰裂变式发展?青峰医药集团副总裁杨小玲说:是青峰对创新近乎偏执的追求,把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动力”。 走进青峰药业,最气派的大楼,是拥有1.1万平方米的研发大楼。此前,这栋楼是集团的办公大楼,去年初,为了改善研发部门的办公条件,集团高管们毅然决定挪窝,搬进了当地一家卫生院的旧办公楼。 2016年11月,创新天然药物与中药注射剂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栋大楼正式揭牌,实现了我省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天然药物物质基础分析、天然药物质量控制研究、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一项项课题正在紧锣密鼓展开,今后将逐步转化成为青峰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青峰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也是一以贯之的重大战略。 近年来,青峰每年销售收入急速递增,在这背后,是庞大的研发投入支撑。2012年至2014年,青峰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为3.1%,而去年的研发投入达4亿元,占销售收入总额的10%。 “像青峰这样大手笔投入研发的企业在行业内屈指可数。”冯育林教授说,医药行业是高度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长周期的特征,像礼来、墨克、诺华等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的比例均在15%以上,而国内药企普遍存在“重营销、轻研发”的现象,大多数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5%。 巨额的研发投入,也给青峰带来了巨大的创新红利。2011年,青峰历时6年研发的新产品——恩替卡韦,一种治疗成人乙型肝炎的化药正式上市,每年销量以40%的速度递增,目前在国内同类品种的市场占有率达20%,去年实现销售额近3亿元,已经成为继喜炎平注射液之后的另一主力品种。 创新,知易行难。需要足够的魄力和勇气。 “许多人只看到了青峰风光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创新背后的艰辛。”杨小玲说,药物研究在科技领域是耗时最长的研究之一,一个品种研发周期少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而且成功率非常低,因此即使许多实力远超青峰的企业,在创新方面也存在不敢投、不愿投的现状。 这些年,青峰失败的品种少说有数十种,有些项目的研究周期甚至长达十年,投入上千万元,最终还是“打了水漂”。对于这种风险,青峰上下都坦然受之。“不交学费是长不大的。”在杨小玲看来,只有沉下心做研发才是唯一出路,离开了创新,所有辉煌都只是昙花一现。 人才是企业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在采访时,一名青峰员工对记者笑称:“我们的老板很少介入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管理,主要工作就是抓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从全国各地网罗高精尖人才。” 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青峰对创新人才的重视程度:2015年4月14日,省政府召开全省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青峰医药集团总裁唐春山与会,在发言中他并没有要资金、要政策,而是向时任省长鹿心社“要一个人”——请求从江西中医药研究院引进一名研究员。 唐春山渴求的这名人才就是吕武清——我省中药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如今司职青峰医药集团总工程师,是公司在技术方面的把关人。吕武清说,最终选择青峰药业,并不仅是唐春山“三顾茅庐”的诚意,还有青峰对于创新研发的态度。 目前青峰的大研发体系基本完成布局,分别在赣州、上海、浙江、江苏、北京、云南和美国波士顿等地设立研发平台,拥有小分子化学创新药和仿制药、生物药及创新天然药物研发平台。在“2016中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百强榜”上,青峰药业名列榜单第23位,位居全省第一,在中部六省药企中排名第三。 “今后几年,青峰将进入收获期,凭借多年来研发创新方面的积累,每年都会有新品种上市,青峰即将迎来一个新的爆发期。”杨小玲说,青峰储备的新药品种名列中部地区药企前列,在省内药企中无论是新药注册数量还是质量都遥遥领先,目前在研药品近40项,其中数个立项的化学小分子创新药物品种,均为全球热门重磅品种,有的研发品种处在全球领先位置,这些创新药品种将为青峰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挖深井者得甘泉 只要保持定力,就能获得稳定持续回报 青峰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在办公楼的亚博88体育的文化宣传栏上,青峰勾画出自己的愿景:“专注医药,做大图强,实现可持续增长,成为中国一流的医药集团。” 专注,既是责任也是智慧,以工匠精神心无旁骛地扎根主业,成就了今天的青峰。 企业要壮大,少不了收购兼并,合纵连横。十余年间,青峰药业开枝散叶,从一家年销售收入不足千万元的小药企,成长为一家全资、控股或参股10余家公司的医药企业集团。但无一例外,这些收购、兼并均是围绕医药主业进行布局的。 喜炎平注射液、恩替卡韦分散片、温胃舒泡腾片、山香圆片……走进青峰的产品展厅,看不到五花八门的保健品、食品,全部是药品。 “专注都未必能做好一件事,不专注肯定就做不好。”杨小玲说,只有先做专、做深、做透,才能做精、做强、做大,这些年,青峰的布局都是围绕药品来推进的。 在许多人眼里,青峰的团队是一群“笨人”。作为当地的龙头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向地方政府要一块土地并不难,一两年时间就能赚个盆满钵满。即使是在集团内部,也有一些议论:“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在房地产市场火热的时候,为什么不介入房地产开发,赚点‘快钱’补贴研发投入。” 事实上,近年来许多医药企业纷纷大步迈出多元化步伐,或投身于房地产行业,或忙于资本运作。但青峰的创业者不为之所动。 “在青峰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始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牢牢聚焦于医药主业,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犹豫。”杨小玲说,一旦尝到了赚“快钱”的甜头后,再回归做实体经济就会觉得没劲,也会牵扯很多精力。做药是个非常艰辛的活儿,一个品种从研发到上市,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但只要保持定力,耐住寂寞,扎根于研发创新,就能获得稳定、持续的回报。 因此,尽管唐春山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专业,但从来没有动过介入房地产行业的念头。集团高管团队也形成共识:不赚“快钱”,敢于舍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挖深井者得甘泉。近年来,青峰集团投入巨资夯实发展基础:2016年,投资6亿元的中药智能化提取精制生产线和化学原料药生产线已通过gmp认证,顺利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核心品种喜炎平注射液和恩替卡韦的产能和品质;山香药业新厂区投产,并顺利通过gmp的现场认证,为化学创新药物、化学仿制药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未来几年,青峰将投入10亿元进行中药注射剂、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液体制剂、特殊原料药的青峰药业二期和三期建设。目前,青峰已形成了小容量注射剂2亿支、片剂20亿片、颗粒剂1亿袋、胶囊剂1亿粒、原料药10吨共6大系列100多个品规的生产能力。 “青峰不排斥多元化,但坚决摒弃盲目‘跨界’。”青峰医药集团有关负责人说,青峰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逐步介入大健康产业,围绕主业延伸布局相关产业。未来的青峰将全力打造生物药产业基地、医疗产业基地、中药产业基地、化药产业基地、青峰医药文化基地等健康大产业集群。 在青峰药谷内,由青峰医药集团投资15亿元的小药谷项目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将打造成为集中药种植和研究、药品研发、医药文化科普、会议商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医药综合体和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高端中医药科技文化和产业示范区。 青峰,乘着江西大健康产业发展春风,将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张力。 【记者手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青峰医药集团走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找到一条与传统制造业完全不同的绿色制药新路。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农垦场办小药企,到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实现了结构优化、工艺创新、装备提升、模式转型、清洁生产。青峰的成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医药产业是一个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大健康产业被称为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希望产业”。欧美医药产业对gdp的贡献达到15%以上,而我国还不到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医改的推进,医药产业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传统的医药产业由于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等因素,也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因此,医药产业能否重获生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通过技术创新,依靠新技术和新型制造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 我省医药产业基础扎实、资源禀赋独特、品牌优势明显。但是长期以来,江西在这一产业发展上一直是“跟跑者”。如何变跟跑为领跑,绿色发展是前提,创新驱动是关键。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医药产业发展的前提,把医药产业作为我省工业转型升级的示范行业来抓,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人才集聚度高的现代医药产业,打造江西绿色药谷。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创新的路子,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掌握决定自己命运的武器;创新有风险,但不创新是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在别的企业不敢、不愿投入创新的情况下,需要有更大的魄力和勇气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才能逆势崛起。 小到一家企业的损益,大到一个产业的兴衰,都与创新紧密关联。面对世界范围内绿色经济风起云涌的大趋势,江西能否拔得头筹,取决于创新的速度、力度。各类企业应当从青峰的实践中汲取经验、获得启迪,勇于创新,让江西大地涌现出更多的“青峰”。 【链接】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发展目标,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持续服务产业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绿色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新的经济结构,是更加效率、和谐、持续的增长方式。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目标,新的经济结构和新的发展方式。目前,绿色经济正推动全球经济转变,发达国家普遍转向了绿色经济,在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中实现结构增长。我省有针对性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几个领域,即绿色智慧农业、大健康、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 大健康产业是21世纪经济的核心产业,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大健康产业涵盖的领域很广,其产品领域包括医药产品、生物产品、化妆品、保健(功能)食品、绿色食品、器械以及与健康有关的其他产品等,健康产业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与健康。如果把整个大健康产业比作海上的一座冰山,那么,医药事业只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发展大健康产业,须借助生态资源和产业优势,构建综合大健康产业体系。我省正着力打造国家级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一批优势中药材种植基地,大力支持中成药大品种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大力培育中医药养生保健、健康休闲、特色健康管理等康养新业态,积极探索医保养结合、异地型养老、农家式养老、“虚拟养老”等新型康养模式。 ( 江西日报记者 郑荣林)
文章分类:
媒体报道
|